关于保障生猪生产确保市场平稳供应的建议
代表:刘汉元
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,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,猪肉的人均消费量从80年代初的10公斤,大幅增长到30公斤以上,猪肉成为我国居民最重要的动物蛋白来源。我国多年占据全球猪肉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的位置,正常年份猪肉消费量约为5800万吨,占全球猪肉消费量的一半以上。与此同时,我国生猪养殖行业集中度偏低,CR10(行业集中度前十位)仅 12%,而美国仅CR2就达到21%,差距十分明显,有待进一步提升。如何更好保障生猪平稳供应,不断提质增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,是行业集中度提升过程中面临的两大挑战。
本次两会,全国人大代表、lehu88乐虎国际董事局主席刘汉元针对保障生猪生产,确保市场平稳供应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。
刘汉元代表提到,2006年以来,我国经历了四轮猪周期,前三轮猪周期因蓝耳病、流行性腹泻等疫病,叠加投机性产能波动所致。自2018年以来的本轮猪周期,叠加更为严峻的非洲猪瘟疫情,生猪产能大幅下降,猪价暴涨暴跌,非洲猪瘟在全国范围内大流行。据不完全统计,2021年底,运输车辆非洲猪瘟病毒检出率近7%,比年初增长10倍;猪场周边农贸市场病毒检出率近4%,比年初增长6倍。全国头部养殖企业非洲猪瘟发病率高达25%。
在此背景下,食品安全和生物安全受到严峻挑战。养殖企业被迫提升药物用量以应对非洲猪瘟,据调研,2021年,养猪用药成本较非洲猪瘟前增加约50元/头。部分地方型屠宰场,85千克以下非标准猪只(大部分感染了非洲猪瘟)宰杀率达到50%,这类猪肉流向市场,进一步加剧病毒向猪传播。甚至有人通过向猪场投毒,诱发非洲猪瘟,再低价收购发病猪,从中非法牟取暴利。大量非正常猪只流入市场,严重危害居民食品安全。
刘汉元代表指出,2019年冬天的非洲猪瘟疫情,使猪肉价格急剧攀升,全国各地养猪企业赌博式复产,狂热看涨猪价的非理性情绪疯狂滋长。2020年我国猪肉进口量达到历史新高的430万吨,超过正常年份的3倍,相当于增加了5000多万头生猪供应,再加上走私猪肉,数量将更加惊人。在上述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,猪肉价格坐过山车似的由暴涨转为暴跌。
生猪价格从2019年下半年最高每公斤超过40元,大幅下跌至最低10元以下。猪价的巨幅波动,不仅制约生产端持续健康发展,也不利于消费端的安全稳定供应,全国猪肉消费量从正常年份的5800万吨下降到2020年的4100万吨。叠加疫情因素引发的病猪、死猪,导致数以千亿的社会财富损失。2021年生猪养殖近乎全行业巨额亏损,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遭遇巨大冲击。
刘汉元代表表示,“猪粮安天下”。规模化、科学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、一体化养殖是保障生猪自身供给持续平稳的关键,也是平抑猪周期、防止生猪产业大起大落的转型升级方向,更是减少社会财富损失、保障猪肉食品安全的必由之路。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,要“稳定生猪生产长效性支持政策,稳定基础产能,防止生产大起大落”。
为贯彻落实文件精神,更好保障全国生猪稳定供应,促进猪产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,刘汉元代表建议:
一是建议进一步规范生猪市场秩序,优化疫病防控,降低环境中非洲猪瘟病毒密度,阻断病毒传播,营造安全健康的养殖大环境。推动区域联防联控工作,重点清理可能存在环保隐患的小猪场,提倡规模化养殖企业推行合作养殖。优化过去一旦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就对地方追责的不尽合理机制,重点调整到查处瞒报漏报行为,要求应报尽报;取消非洲猪瘟补助资金由中央、省级和县级财政共同承担的政策,由中央财政全额补贴,确保妥善应对处理这一严重影响人民食品和健康安全的重大疫情,并保护地方发展养猪业的积极性。严防疫病猪只流入市场,严厉打击违法投毒、贩卖疫病猪肉、走私猪肉行为。对车辆消毒和运输采取严格管控,设置生猪运输车辆集中洗消中心,实行定点清洗消毒。
二是建议鼓励加大猪育种、养殖技术和工艺投入,通过数字化、智能化全面提升养殖效率,推动养猪行业做大做强。通过政策引导,鼓励企业在育种方面加大投入,提高养殖效率,降低养殖成本,节约社会资源。鼓励企业加大养猪设施设备升级投入,将数字化、智能化养殖设备列入农机购置补贴,既节约资源,提升猪肉质量,还可以实现环境友好、降低碳排放。
三是建议引导猪产业一体化发展,保障猪肉食品安全。鼓励生猪养殖企业或屠宰企业打通产业链,养殖、屠宰、加工、配送、销售一体化发展,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。通过税收减免等政策引导,实现猪肉全程可追溯。清理整顿“三证”不全、质量检测不达标的生猪屠宰点,严厉打击屠宰环节注水注药、屠宰病死猪等违法行为,最大限度保障屠宰安全。引导推行猪肉制品全程冷链运输,保障肉品从屠宰到餐桌全程质好味鲜。